3月27日,全球教師發展學院首期國際教師研修活動在北京召開。此次活動由教育部指導,北京師范大學承辦,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的114名留學生、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我校副校長李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主任張民選教授、宋佳副教授、留學生Albert Kissima受邀參會。
27日上午,研修活動在北京師范大學英東學術會堂召開,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俞偉躍主持會議。北京師范大學校長于吉紅發表開幕式致辭,她指出全球教師發展學院是我國教育智慧與全球教育發展深度對話的新起點,并預祝此次活動圓滿成功。來自北京語言大學、西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的三位學員代表相繼發言。隨后,教育部副部長杜江峰發表致辭,他指出成立全球教師發展學院、統籌開展教師國際交流是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一環,也是我國對外教育開放的重要里程碑,對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教育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在專家報告環節,中心主任張民選教授作為唯一特邀專家作了題為“學校教師:世界的新期待”專題報告,從教師的數字化轉型、學習科學、社會情意支持、作為知識生產者等方面勾畫了教師發展的全球圖景與本土特性。他指出,未來是一個充滿變革的社會,終身學習對于教師至關重要,世界正期待教師從知識的壟斷者轉變為數字技術的運用者和駕馭者。報告引發了學員的深入思考,現場學員爭先與張民選教授合影留念。
全球教師發展學院由教育部牽頭21所高校聯合組成,設立在北京師范大學,旨在打破以往國際交流活動分散、碎片化的限制,整合各高校的國際交流項目、教師培訓資源,推動教師國際交流成規模、成體系開展。上海師范大學長期致力于國際教師教育合作與開發,是全球教師學院21個首批成員單位之一。
(供稿、圖片:上海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