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奉賢區域聯盟“閱讀拉力賽”在上海師范大學奉賢校區圖書館賢馨苑舉行,比賽不僅是區域聯盟的重要閱讀賽事,也是上海師范大學為期一個月的讀書文化節的閉幕活動。隨著比賽的結束,本次以“破繭而出:AI時代的閱讀”為主題的讀書文化節圓滿落幕。整個讀書節期間,圖書館聯合校關工委、校團委以及奉賢區域圖書館聯盟各成員館,舉辦了包括“破繭”讀書分享、“破繭”主題活動、“學理論、讀好書、星火傳”讀書活動以及資源推介等系列閱讀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吸引了眾多師生讀者的積極參與。
閱讀拉力賽,挑戰知識極限
“破繭·閱見未來——奉賢區域圖書館聯盟閱讀拉力賽”作為讀書節的閉幕活動,將上海師范大學2025讀書文化節推向高潮。來自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商學院、上海旅游專科學校五所高校的10支隊伍、50名選手現場閱讀《智人之上:從石器時代到AI時代的信息網絡簡史》一書,并圍繞圖書內容進行競賽答題,展開激烈角逐。
比賽設置深度閱讀、筆試答題和搶答三個環節,既考驗個人閱讀能力,又注重團隊協作精神。最終,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深藏blue隊”脫穎而出,奪得冠軍,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師范大學等組隊分獲二、三等獎。
“很久沒有這樣系統地讀書了,這次活動很有意義。”多位參賽學生在分享環節表達了類似感受。主辦方表示,在數字化閱讀盛行的當下,信息過載與認知窄化問題日益凸顯。作為知識傳播重鎮,高校圖書館希望通過此類團隊共讀活動,幫助學生重建深度閱讀能力,突破信息繭房的束縛。
多元閱讀,打造書香校園
讀書節期間,圖書館在奉賢校區圍繞“閱讀歷史、閱讀世界、閱讀自我、閱讀未來”四大主題,聯動多個學生社團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4月23日,圖書館聯合猗蘭漢服社、吶喊文學社、讀書協會三大學生社團,打造了三場主題鮮明的沉浸式閱讀活動,以“破繭而出:AI時代的閱讀”為主題,通過傳統手作、文學共創、思辨沙龍等形式,帶領師生多維度探索信息時代的認知突圍之道;5月7日,圖書館攜手Skynet天文社成功舉辦《星空帝國》線上線下雙會場聯動讀書分享會,特邀人文學院梁辰雪老師擔任領讀人,帶領同學們解碼中國古代“三垣二十八宿”的星空奧秘;5月20日,外國語學院尹從老師帶來英文原著《無人生還》導讀講座,帶領同學們走進偵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懸疑世界;5月21日,人文學院陶萬勇老師通過對《人類簡史》的導讀分享,為同學們解讀人類史學研究的最新進展。
而在徐匯校區,則推出“品讀國學典籍 弘揚中華文化”主題書展和“讀經典、學新知、寫體會”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讀書分享活動。同學們在線上線下紛紛留下了自己的閱讀思考和體會。有同學讀了《世說新語》后寫道,“魏晉名士多如繁星,唯嵇康的傲骨里藏著對生命的深情。這般既超脫又深情的生命姿態,讓千年后的我們依然能在琴弦震顫的余韻里,觸摸到那個時代最動人的精神刻度。” 還有同學再讀了《紅樓夢》《詩經》《史記》,重新感受到國學經典的多元內容、深刻思想,不僅重新認識了經典的價值,還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邊界。
讀書節期間推出的“書香破繭,拉手薦書——破繭書單計劃”,以“跳出閱讀舒適圈、挑戰認知邊界”為突破口,鼓勵同學們嘗試新領域的書籍,進一步擴展認知視野,解鎖可能固化的思維。同學們薦書踴躍,陸續收到《穆斯林的葬禮》《百年孤獨》等文學作品,也有《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等哲學入門書籍,還有深度探索中國鄉鎮女性生活的佳作《鹽鎮》等薦書。為推動零距離閱讀,圖書館將以最終入選書單為基礎,在徐匯主館一樓專設“破繭:求索者之階”主題展架。愿讀者循此階梯,于鉛墨間覓破繭之力。
“學理論、讀書好、星火傳”讀書活動
5月6日下午,2025年上海師范大學關工委暨上海高校奉賢片區關工委聯盟“學理論、讀好書、星火傳”讀書活動啟動儀式在上海師大奉賢校區圖文信息中心二樓報告廳舉行。會上,黃剛作動員講話。他希望通過本次讀書活動,同學們能養成持之以恒的閱讀習慣;注重閱讀方法,善于思考;積極交流分享,共同進步。
啟動儀式之后,查清華作“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做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好老師——導讀《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第二卷)”輔導講座。他希望同學們開展沉浸體驗式的閱讀,真正在讀好書中享受詩意的生活。
讀書活動持續一個月,以學院分會為小組單位,每個學習小組都配備了指導讀書的老同志,學習小組成員須完成“六個一”活動,即參觀一次師大主題書展、共讀一本好書、分享一次讀書感悟、觀摩一場紅色電影、聆聽一堂專題黨課和瞻仰一個紅色景點。
汲古傳薪,體驗傳統文化
5月19日、5月20日,兩場以“汲古傳薪 深融互促”為主題的特色傳統文化學習體驗活動在圖書館特藏保護研究中心開展。活動精心設計理論研學交流、精品古籍導覽賞鑒及古籍裝幀實踐、師生互動等多項環節,在專業導師的指導下,經過選紙裁剪、折頁打孔、穿線裝訂、書簽安置等諸多環節,大家興致盎然地進行古籍裝幀體驗,收獲精美手作,開啟了一次深情的“文脈匠心”之旅。
通過活動,師生對我校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了更真切的感知和認識,紛紛表示,參與活動,不僅學到了技藝,更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希望能有更多人關注古籍保護,讓這份技藝永遠流傳下去。現場50余位師生參加,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蔣明軍出席并講話。
走讀南橋源,探尋歷史記憶
5月16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閱讀行走活動在南橋源展開。來自我校及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的師生們,在奉賢區圖書館“城市選書人”陳偉的帶領下,沿著十字水系、橫涇橋、余慶橋等歷史遺跡,一路探尋奉賢的歷史記憶。參與活動的同學們表示,這種沉浸式的文化體驗讓他們對學校所在的南上海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觀影導賞,在光影中洞察理實
讀書節期間在奉賢和徐匯校區共同舉辦三場電影展映,放映《楚門的世界》《寄生蟲》《海上鋼琴師》。通過映前導賞、電影放映和破冰分享會三個環節,帶領同學們在經典光影中洞察現實,深度探討“信息繭房”這一現代社會議題。
參與的同學紛紛講述自己的觀影體驗,認為通過觀影及導賞,對信息繭房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意識到,在信息洪流中更應保持獨立思考,堅持擁有懷疑的勇氣和對真理的信仰。
資源推廣,培訓競賽齊發力
讀書節期間,圖書館陸續開展了一系列數字資源推廣活動,涵蓋培訓講座、競賽及互動答題等多種形式,為師生們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數字資源學習與交流機會。
講座培訓方面,Wiley 外文期刊文章發表常識與技巧講座,為有志于發表國際學術成果的師生提供了實用指導; EBSCO 培訓講座 “AI 科研熱點追蹤秘笈”,助力科研人員把握 AI 科研脈搏;Sage研究方法數據庫講座,促進學術成果的發表;Oxford online 培訓講座 “牛津在線數據庫深度探索”,深度挖掘學術資源價值;國研網的培訓講座 “大模型提示詞設計與優化 —— 策略、方法、技巧、實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者們帶來了前沿思路。
在競賽方面,聯合掌閱科技舉辦的使用方法知識競答活動,普及了數字閱讀技巧;聯合 CAS SCIFINDER 舉辦的 2025 檢索技能大賽,為科研學子們搭建了展示檢索實力的舞臺;與 Sage 合作的 2025 研究方法庫有獎答題競賽活動,助力學生們掌握前沿研究方法;還有港澳臺學術電子書資源線上薦購活動、“智閱未來?解密 AI”外文電子書有獎答題活動等,豐富了師生的學術視野。
另外,由上海師范大學主辦,在奉賢區域圖書館聯盟內推出了區域數據庫聯賽----“筆桿網”使用方法知識問答活動,推動區域合作。通過跨校、跨館聯動,進一步拓展了知識傳播的范圍,為更多讀者提供了學習與挑戰的機會。
開幕活動回顧
除上述活動外,讀書節開幕當天,圖書館還上線了AI館員,推出圖書館新版網頁,強化技術引領下的智慧服務創新;發布年度《閱讀報告》,用數據展示上海師大人的閱讀成績;推出海獅“圖悅悅”形象,讓圖書館的服務,更加貼近大學生心理;舉行“聽音樂 送名著——書香音樂競猜活動”,將音樂與閱讀巧妙結合,讓藝術融入閱讀;開展“真人圖書館”,請來了人文學院查清華教授、數理學院劉鋒教授進行現場薦書導讀;同時還開展了數據庫集展,以及針對教師讀者的“教工悅讀一小時”等一系列活動。
為期一個月的讀書文化節雖然拉上了帷幕,但閱讀將永遠不會停止,圖書館將繼續以書為媒,與師生讀者在知識的殿堂,在思想的高地,相遇相知。
(供稿:圖書館、關工委)